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要闻  > 正文

写作浅见

时间:2023-08-08 16:56:47     来源:哔哩哔哩


(资料图)

写作在我看来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记录并传达事实,一类是表达自己的情绪或思考。

第一类没什么好说的,既然是记录并传达事实,那就尽可能靠近事实。最好是摄像机能拍出什么、录音机能记录什么,就写出来什么。当然还有一种选择,那就是自己虚构一个世界,然后描绘那个世界里的事实,虽然这种文基本不可能存在。无论哪一种,记录类文都需要与现实世界接触,接触现实世界才可能写出现实世界、有了现实世界的基础才可能创造出虚构世界,这可以说是公理。

第二类的会相对细化。毕竟情绪和思考,前者偏向感性,后者相对侧重逻辑,表达上又有更多的途径。

首先情绪。纯粹的情绪很难传播,因为人们拥有不同的大脑、神经和人生经历,人与人之间情绪的标尺是不同。应该说不存在直接叙述自己情绪程度的文,就是尝试去写也会发现没有能写的。情绪的异常抽象导致其必须依托实物才能实现一定程度的传达,比如要表达连绵的悲伤,你可以选择黄梅时节的雨。但受限于情绪本身的特点,表达情绪的文会比较简短,人又不是机器,情绪是会不断变化的。当作者在输出情绪时,会逐步脱离那种情绪的状态,或者感到表达已经完毕无可补充。

其次是思考。思考是可以只描述孤零零的逻辑推演过程的。为了增加逻辑的说服力或让读者感觉更生动,我们可以为这套逻辑写个故事。通过故事,让读者深切地明白、理解你的思考。这个故事可以源于现实世界,也可以源自虚构世界,但关键一定是思考,而不是这个世界。

虚构世界本身,对于身处现实世界的人是缺乏吸引力的,因为不存在对虚拟世界的切实体验,也一般无法去体验虚构世界。人们被虚构世界吸引,事实上是被其中的人物吸引,在虚构世界的人物中找到自己期待的对应。也就是说,一个空荡荡的魔法世界,可以骑上去飞天的魔法扫帚或许会让人觉得很刺激,但本质上与喷气式飞行背包没有区别的扫帚可以被轻易的替代。

应该说我的想法,或者我的偏见已经很明显了。我认为非记录类文章在故事层面完全可以简单化,只要你认为你的故事已足以使人信服或思考足够传达就行了。在没有目的性的表达上没必要再斤斤计较。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