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要闻  > 正文

印度禁白米出口 港恐掀连锁加风

时间:2023-08-04 09:04:24     来源:大公报

印度上月起禁止部分种类的白米出口,全球食米供应受影响,有传泰国及越南食米出口商拟重新谈判销售合约,恐掀加价潮。

有食米进口商表示,香港很少进口印度米,预期措施对食米零售价不会有太大影响,呼吁市民毋须抢购。不过,餐饮业界普遍采用白米,有连锁食肆估计间接影响严重,呼吁供应商保持克制,否则对业界构成进一步打击;亦有建议政府扩大输入白米市场。大公报记者曾敏捷、钟佩欣

印度是全球食米最大出口国,占全球供应约四成,自上月印度宣布禁止出口部分白米后,全球米价亦出现波动。大公报记者昨日走访多间超市,观察到本港食米主要来自泰国,其次为日本、越南、东北等地。有购买食米的市民反映,近年食米价格有上升趋势,部分牌子的泰国香米,相隔两个月贵了约三成。记者翻查消委会数据,发现部分牌子的食米,同月最平及最贵价格相差约10%至近50%不等,但部分料涉及推广优惠。


(资料图片)

市民:两个月贵了三成

工业贸易署数据显示,泰国产香米占本港近58%供应量,其次为越南占约26%。过去五年,泰国香米的平均进口价,由2018年的每公斤元,逐步回落至近月的元,跌幅达%;不过,同期的平均零售价却由每公斤元,升至元,升幅达%。至于越南香米,平均每公斤进口价近年都在5元上下浮动,2018年平均每公斤元,近月微跌至元,但零售价却缓慢上涨,从元升至元,增幅达%。进口与零售价相差更达倍。

对于有传泰国及越南食米出口商拟借印度禁食米出口,重新谈判销售合约,本港的大米进口商负责人、香港米行商会监事李丰年昨日向大公报记者表示,暂未有合作的泰国及越南食米出口商要求加价,但他估计即使加价,加幅约为5%至10%,最主要影响食肆,但对香港市民习惯进食的香米影响不大,认为市民不需太担心,并呼吁市民不要囤积食米。

香港米行商会理事长陈建年表示,“白米”和“香米”属于两个品种,统称“大米”,印度禁止出口的是“白米”,而香港市民主要进食质量较高的“香米”,例如泰国香米和越南香米,他目前未有听闻泰国和越南米商由于印度禁出口“白米”,而与本港进口商商讨调整米价。陈建年又说,根据工业贸易署的资料,香港很少进口印度米,本港现时有充足的大米储粮,亦不断有大米进口,市民毋须担心。

本身是注册食米进口商的香港餐饮联业协会会长黄家和回应大公报查询时则估计,米价将大幅加价三至五成,“我们虽然很少进口印度米,但印度米占全球供应三、四成,供应量少了,肯定会有连带影响。”他估计,食米的零售价不会马上大幅攀升,可能先略加10%至15%,再逐步跟上进口价的加幅。

成本料转嫁消费者

黄家和又说,一旦食米加价,连带相关米製食品价格上升,在饮食业界未完全复苏的情况下,将增加食肆营运负担,最终唯有转嫁消费者。他建议扩大输入白米市场,由内地及东盟十国市场购入白米,纾缓食米价格。

金记冰室负责人、稻苗饮食专业学会会长徐汶纬表示,政府规定食米进口商需存有一定数量,以保障仓存稳定,因此即使进口价上涨,亦不会于短期内从零售价中反映,但估计印度禁止白米出口的影响严重,呼吁各供应商保持克制,期望未来的加幅维持温和水平。

标签: